“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行走在蘭州市西固區城鄉街道、廣場公園、居民院落,隨處可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語。
蘭州市西固區素有“西部石化明珠”之稱。近年來,西固區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精準對標、扎實工作,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廣泛參與”的創建工作格局,在貫徹落實民族政策法規、推進民族區域致富、產城融合發展、建設高品質城區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西固區不斷改造升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推進多元化建設。在“一鄉街一品牌”“一部門一特色”基礎上,依托原點位現有的基礎條件,在內容、設計、審美等方面推陳出新,重塑“老字號”活力。積極孵化、扶植、培育“新字號”中既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又富有當代文化價值精神的佼佼者,使其成為閃光的“金子號”招牌。
西固區充分依托蘭州石化公司石油精神教育基地、“水之韻”展覽館、西固區博物館等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資源優勢,找準愛國主義精神、石化石油精神等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契合點、融入點,開展“青少年研學”“重溫入黨誓詞”“非遺傳承進校園”等活動,在基地和各族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文化認同的堅固橋梁,以高質量品牌創建引領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推進新媒體、新業態等行業力量相互貫通、相互融合,形成民族團結聯建氛圍,促進各民族開展廣泛、深入、持久交往交流交融。通過“云鏈接、云課堂、云WIFI、云展館、云主播”等功能,實現“云學”民族團結知識、“云看”宣傳短片、“云游”民族團結展館等功能,瀏覽量達600萬余次,充分宣傳和展現了各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和西固各族兒女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打造永不落幕的網上民族團結家園。
做足“新業態”平臺這篇文章,充分發揮新業態平臺的廣泛流動性、社會滲透性和群眾密接性優勢,搭建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流動平臺”,100名外賣騎手變身“團結小哥”,16輛團購車變身“民族團結號”,共同駛出了一條各民族團結互助共進的“連心路”。積極探索民族團結助力鄉村旅游新路子,支持馬家山田園綜合體、達川鎮民族團結主題公園建設,助力“休閑農業+ 鄉村旅游+ 民族團結”新業態,讓鄉村振興和民族團結進步雙向促進,團結帶領各族群眾共同富裕。
全過程參與,立體化推進,實現“互嵌式”帶動。西固區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重要內容,全力推動各項工作由“共通共鳴共振”到“同心同行同力”。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因地制宜統籌城鄉建設布局規劃和公共資源配置,先后在街邊、小區內部建設一批文化角、文化墻和文化休閑小廣場等,努力營造各族群眾“嵌入式”居住、生活、工作環境模式。將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納入城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高質量打造集民族政策宣傳、便民服務咨詢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續落實減、免、返、還、補等一系列補助政策,努力營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享的社會環境。全面貫徹落實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先后舉辦“紅石榴就業行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線上線下招聘會15期,提供就業崗位5300余個,促進各族群眾廣泛交流。同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納入思政課,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及古水車、古紗燈手工制作技藝、“劇本殺”沉浸式體驗等活動,讓民族傳統文化“活”起來。
如今,西固區民族團結氛圍更加濃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民族事務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全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繁榮發展……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理念正深深融入各族兒女的血液,不斷成為建設美麗和諧新西固的強大力量。(記者 牛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