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西固區四季青街道合水南路社區機械化家屬院的劉奶奶,年紀大行動不便,平時一個人獨居,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進行養老保險資格自主認證。當看到社區工作人員上門來幫助她認證時,特別感謝社區的關心。一次簡單的上門服務,不僅營造居民社區一家親的溫暖氛圍,還使社會養老保險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西固區不斷健全完善黨建引領、社會化共建、社區化共治、鄰里式共享的“社工委”運行機制,統籌各類資源,各“社工委”用“獨家配方”提升服務效能,得到群眾的認可。
陳坪街道小坪社區“社工委”廣泛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及時向上反饋,通過“黨委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的閉環程序,有效解決群眾困難問題。并按照“聚焦一個目標、配強一個堡壘、搭建一個陣地、培養一支隊伍”工作原則,開展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確保陣地資源整合到位、體制機制建設到位、服務群眾精準到位。今年以來,社區“社工委”硬化背街小巷路面20余處,安裝沿街路燈百余盞,修繕上下水井蓋50余個,不斷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轄區居民居住環境。
新城鎮轄區共有4個社區,各社區“社工委”以“軸心引領、三張清單、評星定級”為工作載體,解決了轄區路燈照明,供水、供電、供暖配套設施維修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新冶路社區依托“一米微光”黨建品牌,全面激發調動轄區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推動基礎設施舊貌換新顏。新維路社區發揮“資源管家”優勢作用,依托“巾鄰管家”隊伍,著力打造“服務+治理”雙輪驅動工作格局,形成“內外雙循環”服務模式。河口南社區深化“五福臨門”黨建品牌建設,不斷優化服務理念,發揮舌尖、耳尖、指尖、腳尖“四尖”作用,有效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福利路街道莊浪西路社區運用“社工委”+物業管理+樓院長+黨群防疫先鋒隊模式,將轄區分為8個小區網格,實行駐守干部進社區分片包干、網格化排查制度,聯合樓院長、居民黨員、志愿者共同組成排查隊,全面摸清網格內人員流動情況。在實行“熟人防控”的基礎上,開展入戶行動,對電話聯系不上、敲門無人的住戶,張貼一封信,全方位多角度排查掌握、了解轄區人員動向及返回情況。對全社區所有小區逐戶逐人進行登記,認真填好人員詳細信息登記表,做到排查和防控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并明確包抓責任人,第一時間上報有關線索情況,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董永前